各縣(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示范區組織人社局,開發區組織人社局,東城區人社局,各職業介紹機構及用人單位:
為了建立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企業工資制度,充分發揮勞動力市場對企業工資分配的基礎性調節作用。按照許昌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許昌市財政局《關于建立企業薪酬調查和信息發布制度的通知》(許人社文〔2019〕3號)要求,現將我市2021年從業人員工資報酬信息和企業人工成本水平信息予以發布。
通過前期對上年度全市683家企業、102319名職工的企業薪酬調查,采集職工工資信息72720條,經過匯總、篩選、分析,整理出了6個職業大類、30個職業中類、357個職業小類的從業人員工資報酬信息,18個行業類別的人工成本信息,還提供了專業技術等級、不同管理崗位的工資報酬信息。為了滿足我市新就業形態企業需要,還專門整理了我市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的職業、崗位、學歷等工資報酬信息。本次發布的從業人員工資報酬信息以年薪收入為主要形式,從工資水平上分高位數、上四分位數、中位數、下四分位數、低位數五個檔次。其中,上四分位數、下四分位數分別反映了該工種薪酬的較高、較低水平;中位數一般反映了該工種薪酬的平均水平。
各單位要積極做好從業人員工資報酬指導信息和企業人工成本水平指導信息的宣傳工作。各級就業服務機構和各類職業介紹機構要利用宣傳欄或電子屏幕等形式進行公布,使企業和求職人員及時了解勞動力從業人員工資報酬信息和企業人工成本水平信息。各用人單位要參考從業人員工資報酬標準,及時調整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案,做好職工工資水平與從業人員工資報酬價位的銜接工作。
(調解仲裁管理和勞動關系科)



























附注:
2021年受新冠疫情,部分行業企業開工不足,導致部分職業工資分位數較低。本調查中教育、醫療衛生行業僅為企業單位,不包含事業單位從業人員。
1.主要統計指標解釋
分位值 是指將數據由低到高排序,在數列中處于相應百分比位置的數據。它表示有相應比例的數據低于或等于該數值。
企業從業人員 是指在本企業工作并取得勞動報酬的人員。
工資價位 是指企業從業人員在報告期內的工資水平,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和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它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勞動力市場價格水平。
職業 指從業人員為獲取主要生活來源所從事的社會工作類別。
管理類崗位等級 指在管理崗位工作的人員在本企業崗位序列中的層級位置,包括高層管理崗、中層管理崗、基層管理崗和管理類員工崗。其中,高層管理崗是指處于企業最高領導層的崗位,包括董事長、總經理及副職等同級別的高層負責人;中層管理崗是指在企業一級部門或內設機構處于領導層的崗位,包括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研發部門負責人等部門主要負責人及副職等同級別的中層負責人;基層管理崗是指在企業二級及以下部門或機構處于領導層的崗位,包括二級及以下部門/機構主要負責人及副職等同級別的基層負責人;管理類員工崗是指處于企業管理執行層的普通員工崗位。
技術類崗位等級 指獲得國家或專業評審機構認可的專業技術職稱等級,包括高級職稱、中級職稱、初級職稱。
技能類崗位等級 指按國家職業技能標準或行業企業評價規范設置的職業技能等級,包括初級技能、中級技能、高級技能及以上。
2.調查方法
調查以全省為總體,采用分層PPS抽樣方法,以地區和行業門類為層,層內樣本按照與企業從業人員人數成比例的概率抽取。
各地區按照統一的制度方法組織收集調查企業人工成本、從業人員工資報酬等數據,使用統一的信息系統對數據進行錄入、審核,然后傳輸至省人社廳進行統一匯總計算。
3.職業劃分標準
本調查的職業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15年版)》的職業小(或細)類劃分。
4.行業劃分標準
本調查的行業按《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國標2017年版)的行業門類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