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上午,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深入貫徹市第八次黨代會、市委八屆二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會議部署,總結2021年工作,部署2022年重點任務。會議傳達了趙鵬副市長對全市人社工作的批示。局黨組書記、局長申占偉作了題為《真抓實干 爭先出彩 奮力推動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工作報告。

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強主持會議。襄城縣、魏都區、建安區等3個縣(市、區)在會上作交流發言。
會議指出,2021年,全市人社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凝心聚力,狠抓落實,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是就業局勢保持總體穩定,全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04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95%,低于4.5%的年控制目標。二是社會保障能力穩步提升,全市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參保人數達到410萬人次。三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92.23億元,支出90.32億元,累計結余38.94億元。三是人事人才隊伍建設持續加強,“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深入推進,全市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12萬人次。四是勞動關系更趨和諧穩定,在全省率先實施勞動關系形勢定期分析研判制度,成立治理欠薪工作專班,建立工作例會制度,受理國家欠薪線索反映平臺線索2156起,為3233人追回工資待遇5912萬元。這些成績的取得,最根本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導,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得益于全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的扎實工作和辛勤付出。
會議強調,要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全力做好2022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突出三項重點。堅持就業優先,全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85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堅持創新引領,開展各類職業培訓12萬人次,新增技能人才9萬人;強化社會保障,三項社會保險參保人數達到412.96萬人。實施三項工程。實施“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工程,舉全系統之力,成立工作專班,實行周調度、月通報、月點評,開展“十大技能提升行動”,立足許昌特色,力爭打造1個省級人力資源品牌,打造3-5個市級技能品牌。積極籌備舉辦許昌市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實施人力資源服務產業提升工程。制定出臺全市人力資源服務產業提升工程實施方案,積極建設許昌市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力爭今年建成運行,2年爭創省級人力資源產業園,3年爭創國家級人力資源產業園,5年規范培育重點人力資源服務業企業150家。實施社保卡居民服務“一卡通”工程。研究制定我市社保卡居民服務“一卡通”工程實施方案,實現線上與線下業務辦理“流程通”、拓展其他民生保障領域“民生通”、探索各類政務服務用卡“政務通”,到2025年基本實現全市居民服務“一卡通”。開展六大專項行動。開展服務企業專項行動,積極開展政策對接、用工對接等活動,統籌推進援企穩崗、就業創業、技能培訓,持續落實降低社保費率及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培訓補貼等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加強企業用工指導。開展穩就業促創業專項行動。確保2022年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達90%以上,積極爭創省級返鄉創業示范園區和示范項目,設立外出務工人員服務站,完成“互聯網+就業創業”信息系統的應用和全域網絡覆蓋工程建設,建立就業監測分析機制,加強就業形勢分析研判。開展社保惠民專項行動,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攻堅行動,配合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穩步推進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做好養老金待遇調整工作,深入推進社銀一體化網點建設工作,確保基金安全。開展人才創新引領專項行動。開展第五批高層次人才身份認定工作,積極參加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全年組織4次專家赴基層單位服務活動,推進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強化職稱評審全流程管理,深化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開展推進和諧勞動關系專項行動。全面落實落細保障農民工工資長效制度,加大欠薪案件查處力度。繼續開展千戶企業“和諧同行”培育行動,開展企業薪酬調查工作,完善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機制,推進數字仲裁庭、智能仲裁院建設。開展人社便民服務提升專項行動。清理精簡各種證明、申請材料。240個服務事項在規定辦理時限基礎上提速50%以上。持續開展人社系統窗口單位崗位練兵比武和“文明服務我出彩、群眾滿意在窗口”活動。
會議要求,要理清工作思路,把準政治方向,拉高工作標桿,勇于爭先進位,建立健全制度,嚴明紀律規矩,奮力推動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為全面開創許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作出人社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